中华医药出版社 官网/中华医药专业期刊 官网

主办 中华医药出版社/中华医药杂志社
協办 澳台港中医师联合促进会/港台中医师公会联合会/澳门新华中医内科協会等單位
慢性病中医健康管理与适宜技术应用初探,作者:杨国强
发布时间:2021-01-16    浏览:0

慢性病中医健康管理与适宜技术应用初探

  杨国强 (泓仁医馆,湖南长沙410011

 

摘要: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人群规模庞大,危害十分广泛,防治工作格局十分严峻。融现代科技手段、健康管理等学科成果应用与适宜技术应用于一体的中医药创新手段开发应用,可能在慢病防治工作整体突破方面发挥极其重要和关键作用,甚至成为行业提升突破的重点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慢性病;中医药;健康管理;创新;适宜技术

 

    慢性病中医临床、健康管理与适宜技术应用,是慢病管理中医药临床创新专业模式和运行模式的重要研究领域,是关系当前广大人群防病治病、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健康寿命的重要工作,也是在国家大力推动发展中医药在该领域巨大优势基础上,行业正在全方位推进的各项相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慢性病中医健康管理学术传承与创新研究,相关适宜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也必将得到充分发展,为广大人群健康事业将做出越来越重要的贡献,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格局也必将因此受到深刻影响。

  1. 慢性病防治的重大意义

    1. 我国慢性病严峻形势: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公布,我国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和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发病广、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危害健康和生命,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慢性病病程长、流行广、费用贵、致残致死率高,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是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若不及时有效控制,将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2.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规模:根据近两年内国家公布的数据,我国高血压患病

      人群总数已达2亿人,糖尿病患病人群将近1亿人,可谓规模十分庞大,危害十分广泛。

    3. 防治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慢性病患病规模和危害程度:大力发挥发展中医药医疗先进技

      术、创新适宜技术和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作用,可能成为慢性病防治的主体性工作。

  2. 国家慢病防治工程进展概况:

    国家长期以来针对全国疾控体系和广泛基层医疗机构网络慢病防治工作的全面持续管理格局,多年来系列慢病防治工作会议、慢病管理大会的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发布《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等标志着国家正在提高针对行业和全民慢性病防治的重视度。

  3. 慢性病防治与中医健康管理

    中医养生学是中医药学领域既渊源深厚而又自成体系的学科,通过卓有成效的研究实践,历代名家辈出,方法众多,著作丰厚,为现在和将来人群健康事业和慢病防治奠定了十分深厚的理论和方法学基础。著作如《黄帝内经》、《千金要方》,名家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均为取之不尽的智慧渊薮。

  4. 中医药在慢性病治疗方面的巨大潜在优势和研究发展方向

    4.1 关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治疗前景的可能性

    《黄帝内经》“言不可取者,未得其术也”,充分表明中医药学理论观点对任何疾病防治结果的可能性预期,从来就是从积极的角度进行预见。长期以来丰富的临床实践个案,尤其现代科技背景下近10年来行业的研究探索,一直在从客观现实上不断证明着古代先贤开明科学论断的智慧高度。当今慢性病防治的巨大客观需求和不断进展的科技力量,一方面存在着对千年积淀中医药服务价值的需求,同时也是推动中医药科技开发和新条件下系统深化发展的巨大力量。

    4.2 中医药在慢性病治疗领域的优势特点

    中医药学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等深邃的理论智慧,全局、系统、动态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天然植物药和针灸等自体疗法为主的有机自然一体介质,充分融合养生学于一体的治养结合基本模式,一旦结合现代科技力量,通过行业先进力量的有效探寻,客观上已经开始充分展现出慢性病防治、尤其在治疗成果整体突破新的曙光和潜在格局。

    4.3 关于慢性病防治手段研究发展方向问题的探究

    基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在我国庞大的患病人群基数规模,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基础上大量潜在患者将逐渐进入患病人群的严峻现实,客观上决定了我国在将来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内,必然将慢病防治工作逐渐提升到更高的层面,国家也必然投入更多的资源以加强该领域工作的效能。

    问题的关键,显然是在大力强化预防效率的基础上,积极谋求治疗模式变革基础上的整体疗效突破。

    从医学理论的角度看,突破的方向很显然值得分析。中医理论关于“言不可取者,未得其术也”的重要论断,尤其在高血压与糖尿病这样的大规模慢病领域,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中医药在理论方法和原则上的显著特点和巨大潜在优势,透射出突破的希望和曙光。

    10年来,湖南基层医疗机构卓有成效的创新性工作,更进一步证明中医理论的正确性以及由点到面并最终实现整体提升突破的可行性。这对于行业和患病群体更是十分可喜和令人振奋的重要进展。

    充分重视传统中医学术的继承发扬,积极利用与融合现代科技手段和成果,依托健康管理等相关学科的整体进步发展,谋求慢性病防治专业模式和运行模式的创新,应当成为行业重点努力的正确方向。

  5. 慢性病防治中医适宜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

    1. 慢性病防治专业模式创新发展

    2. 新型中药饮片(直接服用中药饮片,中药超微饮片,中药配方颗粒)战略性新型产业

      的巨大价值和远大前景

    3. 高层中医医院和综合性医院的中医药业务能力发展方向

    4. 广泛基层医疗机构在慢性病防治领域的重要作用和发展机遇

    5. 中医药综合防治手段传承创新开发应用和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1.  评估和诊断适宜技术开发----“体质辨识”;“TDS”等融中医经络学原理、生物

        信息手段与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应用技术等;

      2.  传统针灸推拿

      3.  平衡针灸

      4.  中药敷贴

      5.  中药直肠给药

      6.  熏蒸、刮痧、扶阳罐等其他中医药内外疗手段开发应用等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中医药临床创新示范基地项目负责人,资深中医,资深健康管理师,慢病管理中医药临床创新学术骨干专家,国学国医岳麓论坛国医·慢病管理学术论坛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与科技工作累计30余年,近10年来,专注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颈腰椎病、良性肿瘤等常见慢性病行业先进中医药防治手段开发应用,重视未病治养和亚健康干预,积极参与和推动免煎中药疗程用药与健康管理相结合的慢病管理中医药临床创新专业模式研究并取得良好成效。